中國環(huán)境報:龍眠河,美成了網紅河
時間:2020-08-10
來源:中國環(huán)境報8月5日06版
(疏澤民)龍眠河是千年文都安徽桐城的母親河,最近因為水霧之美,美成了網紅河——寬闊的河面上,氤氳著一層白霧,如舞臺上的干冰布景,貼著河面緩緩流動??绾佣^的拱形落水橋,隱在霧里,只露出拱頂;河邊棧道和觀景臺也被白霧淹沒,那些觀景的市民和游人,如騰云駕霧般在淺霧中移動,高舉的手機、攝像機、自拍桿,猶如蝸牛的觸角,捕捉著最佳的角度。
這樣的景象,于我并不陌生。沿著河邊小路上下班,每天近距離感受河水的氣息,自是一種享受,特別是進入汛期以來,河面上時??M繞著一層水霧,或濃或淡,或高或低,變化萬千。而岸邊的綠樹紅花、高樓大廈,跨越河道的彩虹橋、海峰橋、紫來橋、廊橋,都成了它的布景。有位攝影大師,利用無人機沿河巡航,拍出來的照片和視頻,堪比大片兒,很好看。
很好看的龍眠河,成了百佳旅游攝影景點。前年拍攝的電視片《六尺巷》,就在龍眠河邊多次取景。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在游覽六尺巷、文廟等景點后,必然要到龍眠河邊走一走,看看清澈的河水、河邊的歷史文化墻、古老的紫來橋、古城門東作門,仿佛不到河邊,就沒有到桐城。
桐城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過去,在龍眠河邊紫來橋頭一家茶館大門上,貼出一副茶聯(lián):“紫來橋下水,龍眠山上茶”。茶余飯后,市民三三兩兩地聚在橋頭,看著橋下流水倒映著岸邊的綠樹和藍天白云,或在橋頭垂釣,聽黃梅戲,也挺美的。
龍眠河之美,緣于河水之清。
可是,在我的記憶中,十幾年前的龍眠河,并不是這樣。那時候,河道內野草雜木叢生,成為微縮的熱帶雨林,那些塑料袋、泡沫盒、飲料瓶等垃圾時??梢姡舆吘用裆钗鬯迸湃牒?。有人在河灘里放牛放羊,牲畜糞便拉在河灘上,更有甚者,在上游城郊河邊建旱廁,在河灘里種菜澆糞,河道內綠藻漂浮,原本清澈的河水受到嚴重污染。
自2008年起,河道綜合治理開始,河長責任制逐步落實,龍眠河發(fā)生了巨變:城區(qū)下水管道雨污分流了,河灘內雜草雜樹旱廁清除了,河水清潔了,河擺重砌了,河岸拓寬了。河邊水埠鋪設了人行棧道,設置了文化墻和休閑健身廣場,安裝了攔水橡膠壩和沿河景觀燈。站在近30層的小區(qū)樓頂俯瞰,龍眠河白天如一條綠色長龍,穿城而過,夜間如一條璀璨的項鏈,熠熠生輝。
熠熠生輝的龍眠河,給城區(qū)居民帶來福氣。臨水的龍眠河公園,成為市民首選的休閑娛樂勝地。每天晨昏兩個時段,河邊棧道上健步的行人絡繹不絕;大理石地坪上,大嫂大媽們跳起廣場舞,身姿舒展;跨河廊橋上,退休老人對著曲譜吹拉彈唱,容光煥發(fā);孩子們拿著網兜,在河水里捕撈野生鯽魚和蟹蝦,玩得不亦樂乎。
看著他們一臉幸福的樣子,我覺得很開心。在游人的鏡頭里,他們也成了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