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專題欄目 > 我們的節(jié)日
【網(wǎng)絡(luò)中國節(jié)·春節(jié)】孔城米餃:尋常“家鄉(xiāng)味” 逢“年”更俏銷
時間:2022-01-26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剛出籠的米餃。
孔城米餃是桐城孔城古鎮(zhèn)傳統(tǒng)的民間美食,以傳統(tǒng)工藝制作而成。黏而不膩、軟糯可口的孔城米餃,是外出游子心中念念不忘的“家鄉(xiāng)的味道”。
每到臘月里,姚正云的孔城米餃店便顯得十分忙碌。姚正云夫妻倆負責(zé)包餃子,兒子負責(zé)蒸煮,媳婦負責(zé)備料,一家四口忙得團團轉(zhuǎn)。
孔城米餃以地名命名,制作工藝獨特,它選用糯米和大米,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在一起,制作米餃獨特的餃皮。糯米和大米磨成米粉以后,用開水沖泡,不斷搓揉,再用搟面杖搟成一片片薄薄的餃皮,包上肉餡,一個個米餃就做成了。
做好的米餃一圈圈的排列好,放到蒸籠里,蒸煮十多分鐘就可以出籠了。剛出籠時,蒸汽裊裊中充溢著的誘人米香味,糯糯的,糍糍的,盛在盤中,晶瑩剔透,咬上一口,米香里裏著肉香,在口腔里久久不散。
圖為顧客手機支付購買米餃款。
每天8點多鐘,米餃店里的顧客就多起來,很多是剛剛從外地回鄉(xiāng)過年的村民。在外地工作的姚勇特意帶著孩子來品嘗家鄉(xiāng)的味道。他說,自己平時在外面吃不上家鄉(xiāng)的米餃,過年回來一定要帶孩子一起來嘗一嘗。
姚正云制作米餃已經(jīng)30多年了,他的米餃形狀奇特,像一個立起來的三角形。姚正云說:“平時米餃每天能賣二三千個,過年時一般在五六千個,最高峰達到九千個左右。店里的收入還好,一年純收入有二十幾萬元,只是每天幾乎都是早上5點鐘起床,一直要忙到夜里12點。很累,但累著很快樂?!?/p>
來一盤孔城米餃,配上一碗白米稀飯。潔白如玉的米餃,就著熱氣騰騰的稀飯,這是一種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余大國 吳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