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鎮(zhèn)街動態(tài)
余義芝:弱肩頂大梁
時間:2022-02-0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小康社會是干出來的
,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這是余義芝常掛嘴邊的一句話
。
2月6日上午
,筆者跟隨龍騰街道新橋村黨總支書記汪扣年走訪脫貧戶余義芝。
現(xiàn)年50歲的余義芝
,1993年與丈夫高勝策結(jié)婚
,婚后生育獨子高超。日月雖平淡
,但5口之家其樂融融
。然而命運多舛,1997年春,高勝策患上紅斑狼瘡
,輾轉(zhuǎn)多家醫(yī)院無法根治
,花光家中所有積蓄
,還債臺高筑
。由于公婆年歲已高,丈夫長期需要人照看
,兒子正讀小學(xué)
,余義芝不能外出,僅靠著幾畝薄地為生
。余義芝一年四季在黃土地里刨弄
,也僅僅夠家人糊口。為增加收入
,余義芝還搶著農(nóng)閑時到處打短工
,卻依然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
。
2014年丈夫去世,根據(jù)建檔立卡貧困戶識別標(biāo)準(zhǔn)
,余義芝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全家老少4口被納入低保,兒子享受“教育資助”政策……一貫勤勞務(wù)實的余義芝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雖然臉上掛不住
、心里不好受,但這是黨和政府給他家送來的“及時雨”呀
!
“‘窮帽子’要摘徹底
,光靠政策支持不是長久之計,必須得自力更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庇嗔x芝對生活充滿信心,“我自己有手有腳
,要靠自己的大腦和雙手勤勞致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015年
,在幫扶人和村兩委的幫助下,余義芝到福建石獅從事裁縫工作
,每年收入6萬多元
,加上田租及低保收入,全家每年有8萬多元收入。
如今
,余義芝早已脫貧摘帽
。
“吃水不忘挖井人,脫貧不忘感黨恩 ,是黨的扶貧好政策讓我脫了貧
、致了富。既然黨的政策好
,我們更要努力向前跑
。我們不能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
,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憑借自己的努力和雙手把生活越過越好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庇嗔x芝的話語真誠而堅定。 (張春彩 孫傳銀)
編輯:沈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