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抗疫者,默默檢驗人
——記望江縣醫(yī)院志愿者支援桐城市抗疫
時間:2022-03-2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桐城體育館核酸檢測方艙內工作人員忙碌地開展檢測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臨床醫(yī)護人員卻默默戰(zhàn)斗在防疫一線,離病毒最近卻不畏風險。疫情面前,他們是“偵察尖兵”,為病例確診提供可靠依據(jù),為疫情防控贏得寶貴時間,這群無名英雄就是望江縣醫(yī)院志愿支援桐城市抗疫檢驗團隊。
3月24日,當我忙完最后一批核酸檢測任務,剛從方倉車出來,安慶市疾控中心主任劉敏鴻急忙上前對我們說,接市衛(wèi)健委緊急通知,所有援宿松方倉隊員去支援桐城市區(qū)域核酸檢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立馬換好衣服又坐上支援桐城的汽車向桐城趕去。此次望江縣醫(yī)院派出支援桐城的核酸檢測人員王琴與胡樂,都是檢驗科技術骨干,在核酸檢測方面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扎實的業(yè)務能力,他們深感核酸檢測作為疫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責任重大,表示一定要按技術規(guī)范要求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拿出看家本領,做好核酸檢測工作,做到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無愧人民,無愧使命。
抵達桐城體育館后,隊員們顧不上吃飯與休息,馬不停蹄地開展各項工作。為了快速有序開展核酸檢測,用最快的速度將檢測結果準確上報。他們分為前處理和檢測兩個工作崗位,實行三班制,人停機不停24小時收樣檢測,從試劑準備到開蓋加樣,再到核酸提取擴增,最后發(fā)出檢測報告,整個操作大家配合默契,充分展示了他們穩(wěn)、準、快的嫻熟技能。
圖為望江縣醫(yī)院核酸檢測志愿者胡樂正在開展檢測工作。
檢測方艙內各實驗室對講機的喊話聲、生物安全柜風機發(fā)出的轟轟聲、加樣等噪聲響成一片,但檢測人員排號、加樣、上機提取、加反應體系等一系列操作仍有條不紊進行。面對連續(xù)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他們打持久戰(zhàn),堅持再堅持,無人退縮,在核酸檢測的崗位上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有時為了快點兒出結果,他們中間只休息十分鐘,又進入方艙。在這完全封閉的實驗室里,他們穿著連體防護服一進去就是8個小時,在負壓環(huán)境下進行著連續(xù)高強度的工作,哪怕汗水浸濕了全身,口罩壓痛了鼻梁,臉上留下深深的勒痕,人非常疲勞,他們仍要繼續(xù)打起精神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脫下防護服的檢驗人露出了被汗水浸透的衣衫、腫脹的手指、勒紅的臉頰……這就是他們的“標配”。這群可敬可愛的檢驗人為嚴峻的疫情防控交上了一份令人自豪的答卷,也充分彰顯了望江縣醫(yī)院檢驗人連續(xù)作戰(zhàn)、不辱使命的抗疫精神!
他們深知: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準確無誤的將陽性標本逐一篩查出來。所以,在方倉檢測隊中,無論是經驗豐富的80后,體力充沛的90后,還是60后、70后老將,在檢測過程中都嚴把質量關,做到每一步操作都標準化,杜絕了樣本的漏檢錯檢,為后續(xù)處置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在抗疫一線貢獻了醫(yī)者力量,展現(xiàn)了醫(yī)者擔當。
圖為望江縣醫(yī)院核酸檢測志愿者王琴正在開展檢測工作。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懂感恩知回報的桐城人民,把我們的幫助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上午,當我們核酸檢測隊員拖著疲憊的身體從方倉走出時,桐城市民看到感動得熱淚盈眶,紛紛拿出早點、水果和牛奶放到我們手中,口中還不住地說:感謝,感謝!你們遠道而來,一夜通宵只為守護我們的健康,體現(xiàn)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高尚品質,你們辛苦了,給你們點贊。桐城市在體育館幫忙的領導干部也對我們方倉檢測隊員贊不絕口地說:“你們是英勇無畏卻又默默無聞的‘逆行者’;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踐行者’;更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守護者’”。看著手里的慰問品、聽到他們的感謝,所有疲憊一下子消失了,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黨員們將他們的初心和使命浸潤在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無私奉獻中,體現(xiàn)在勇毅抗疫的最前線。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堅信:惟有以更加頑強的精神,更加快速高效的核酸檢測效率,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我們廣大醫(yī)務人員將與志愿紅、法警藍以及廣大市民一起以不同的方式守護好這座城市,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持保障,繼續(xù)堅守一線,通過檢測千千萬萬份標本擔起戰(zhàn)“疫”的重擔,與桐城市人民一起,風雨同舟,攜手并肩,奮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望江縣醫(yī)院檢驗科 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