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平安建設在桐城
【十年巨變看桐城】桐城:筑牢平安根基 護佑民生福祉
時間:2022-09-0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小巷里的平安建設宣傳墻。
平安是民生福祉的基石。桐城不懈探索創(chuàng)新,推出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持續(xù)深化平安桐城建設,群眾安全感、政法工作滿意度連續(xù)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陣,連續(xù)13年蟬聯(lián)省級平安縣,獲評“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全國文明城市”“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qū)”,實現(xiàn)社會大局穩(wěn)定,人民安居樂業(yè)。
群防群治 夯實根基護平安
時值開學季, 桐城各學校門前,交警各就各位,“護校安園”工作進入常態(tài)化;“看護好養(yǎng)老錢,嚴防電信網絡詐騙”,隨處可見的宣傳標語和短信推送,提醒群眾守護好錢袋子。
充實平安建設主體力量。桐城廣泛發(fā)動群眾,組建網下4600余人、網上注冊3.5萬余人的文都義警隊伍,對商業(yè)街區(qū)、校園周邊、公園、廣場、交通樞紐等重點防控區(qū)域,采取專群結合方式,分時段常態(tài)開展巡邏防范。以網格為單位,在城鄉(xiāng)聘請“熱心人”7200余名,擔當群眾身邊的法律宣傳、隱患排查、矛盾調解、治安聯(lián)防、民生服務、社會監(jiān)督“六大員”。
圖為文都e家平臺即時傳輸網格情況。
打造“千里眼”“順風耳”。深入推進“雪亮工程”,全市共建成覆蓋城鄉(xiāng)的視頻監(jiān)控探頭2萬余路,實現(xiàn)6000余個村民組全覆蓋。對全市191所中小學、幼兒園及看護點進行升級改造,建成公安前哨監(jiān)控點400余處,實現(xiàn)校園“一鍵報警及視頻監(jiān)控、護學崗、封閉式管理、專職保安”4個100%。運用“文都e家”社會治理平臺,整合全市數據信息32萬余條,對“人、地、事、物、情、組織”六大要素實行可視化和動態(tài)管理,實現(xiàn)“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平臺運行以來,累計上報群眾需求事項17萬余件,辦結率99.3%。
加強重點人群管控。聚焦易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社區(qū)矯正對象、“三失人員”等重點人群,建立“五聯(lián)六查”機制,落實“5+1”幫扶措施,由主管部門、公安民警、網格員、村醫(yī)、監(jiān)護人提供心理咨詢等關愛幫扶,防止“民轉刑”案件60余起,重點人群關愛穩(wěn)控到戶到人。
構筑調解防線 安全隱患化解于萌芽
9月1日,在桐城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綜合調解室,被告黃某某因欠租金被起訴的民事案件在法官的調處下,雙方達成協(xié)議:由競價調整為評估價,按實際承租時間如數支付。據桐城市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吳問銀介紹 :這是桐城法院在矛調中心設立的訴調對接中心,一站式處理、一攬子解決,讓群眾只跑一次。
常態(tài)化開展矛盾糾紛調處。桐城創(chuàng)造性地引進“六尺巷”文化精髓,推行“六尺巷調解工作法”,近年來成功調處矛盾糾紛6300余件,“六尺巷調解工作法”被評為“2017安徽第二屆十大法治事件” 。
圖為設在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的綜合調解室里,法官正在調解糾紛。
為探索社會綜合治理新途徑、新方法,桐城市充分發(fā)揮“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品牌效應,在安慶市率先設立市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集成公檢法司職能,橫向聯(lián)通各部門、縱向打通各層級,引進醫(yī)患糾紛、物業(yè)糾紛、婚戀糾紛等8個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解委員會,構建起“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一站式、一攬子、全鏈條的為民解憂平臺。從運行效果看,該平臺在平息糾紛、化解矛盾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被譽為回應訴求的“服務站”、化解糾紛的“終點站”。
市鎮(zhèn)村三級貫通的綜治中心,打通了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各級綜治中心調處矛盾糾紛2561起,調處率達97%,市法院新收一審民事、行政案件收案4160件,同比下降13.78%,案件辦理達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匯聚群眾智慧 激發(fā)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現(xiàn)在到城區(qū)只要15分鐘,以前繞路要50分鐘。村民說事真管用?!秉S甲鎮(zhèn)石窯村民江長余高興地說。
黃甲鎮(zhèn)石窯村水嶺、尤屋、江屋三個村民組地處偏遠,為方便出行,村民們想修通斷頭路。村兩委召集村民開會,就修路的事征求意見。村民們一致同意:籌資籌勞,先修好路基。一個月時間就籌集了5萬多元?!按迕裾f事”由此發(fā)軔,后來在全鎮(zhèn)、全市推廣。
圖為網格員(中)在走訪居民。
民意表達渠道暢通后,群眾說事的意愿空前高漲,從說“具體事”延伸到“建議事”,從說“眼前事”延伸到 “將來事”。有的鎮(zhèn)村還成立以“五老”為主體的村民說事會,充分激發(fā)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與此同時,全市政法機關開門接訪、日常走訪、帶案下訪,及時回應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與群眾形成雙向奔赴。
“村民說事”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讓民意表達更加順暢,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重拳出擊 掃黑除惡清“雷區(qū)”除隱患
桐城市把平安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 以政治安全為基準,構建重大風險防范體系,成立安全穩(wěn)定工作組,建立聯(lián)席會議、分析研判、定期調度機制。
強力掃黑除惡,辦案、打傘、斷財、治亂一體推進。桐城近年先后打掉9個惡勢力犯罪團伙,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6人,查凍扣涉案資產9000余萬元。
堅持問題導向、民意導向,加大對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huán)、黑拐槍等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集中排查整治校園、企業(yè)、重點工程周邊治安突出問題,先后偵破公安部掛牌督辦的“6·17”系列跨國拐賣婦女案、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5·21”特大跨境網絡賭博案。
平安建設永遠在路上。2021年下半年,桐城市群眾安全感、政法滿意度分別居全省第9、第7位,實現(xiàn)“一穩(wěn)四降四升”。桐城市綜治督導辦主任束仕勝表示,下一步,桐城將瞄準“長安杯”,不斷提升“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品牌效應,進一步夯實平安根基,實現(xiàn)長治久安。(汪桂云 徐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