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理論時評
【“推進移風易俗 弘揚時代新風”征文】三手”齊抓助力移風易俗
時間:2022-09-2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農(nóng)業(yè)漸漸強起來、農(nóng)村日益美起來、農(nóng)民逐漸富起來,但一些大操大辦、厚葬薄養(yǎng)、人情攀比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既浪費個人財富,又損害社會風尚。一場“紅白喜事”下來,動輒花費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不但耗費大量的錢財,而且也使當事人和親朋好友精疲力盡。
蓮發(fā)藕生,必定有根。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深層次的。一方面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口袋鼓起來了,有條件也有能力。另一方面“以義為重”“人情大于天”的傳統(tǒng)思想,民間對人情來往非??粗?。另外攀比跟風心理也助推了這些陳規(guī)陋俗的發(fā)展,特別是訂婚結婚這樣的人生大事,潛意識里大家覺得一生只有一次,都想辦得比別人更風光更熱鬧。
移風易俗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更好地推動移風易俗,惠及千家、福澤萬戶,引領文明、弘揚新風呢?這就需要我們“三手”齊抓,多管齊下。
扎“本手”之根?!氨臼帧笔腔A,是根本。群眾作為“本手”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移風易俗要做到緊密聯(lián)系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是村規(guī)民約要約出“新風尚”。要加強“一約四會”建設,將移風易俗要求納入村規(guī)民約,把鄉(xiāng)村黨員干部吸納到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和紅白理事會中。二是黨員干部要當好“帶頭人”。只有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才能形成模范帶頭作用,才能使“其身正,不令而行”成為現(xiàn)實。三是家風建設要涵養(yǎng)“正氣風”。家風是作風的臂膀,家風浩然敦厚,才有作風嚴實清廉,家風正才能作風正、律己嚴、行得正??梢约彝ゼ绎L家教建設為切入點推進移風易俗,創(chuàng)建文明家庭戶,修訂整理歷史珍藏家訓。持續(xù)開展“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等評選表彰活動,使民間道德設獎蔚然成風。鼓勵把節(jié)約下來的禮俗開支捐贈給公益事業(yè),引導村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
去“俗手”之雜?!八资帧笔菬o益,甚至有害。推進移風易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急于求成,難免落入俗套,背離初衷甚至南轅北轍。只有摒棄無益有損的“俗手”,著眼實際,才能杜絕以固定式、跳躍式的方法推進移風易俗。一是要注重輿論引導。要給移風易俗足夠的時間,循序漸進。一方面不僅可以通過傳統(tǒng)的電視、廣播、紙質媒介,也可以通過“三微一端”、出租車LED屏幕、公交車車載電視、公交站臺以及各公共場所的宣傳欄進行全覆蓋宣傳。另一方面可以組建移風易俗講師團,深入社區(qū)、村居、文明單位開展大宣講活動,讓移風易俗的新思想新理念深入人心。二是要注重正反典型。在移風易俗推進過程中,對于做得比較好的選樹典型進行宣傳和報道,形成“跟學做”示范效應;對于大操大辦的不文明行為也要選取反面典型,點名批評教育,形成褒揚新風良俗、聲討陳規(guī)陋習的氛圍,讓原本想改而不敢改的群眾放下思想負擔。三是要注重容錯糾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不履行移風易俗相關制度的村民,我們也要給予其改正錯誤的機會,而并非進行一刀切式管理。只有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才能使移風易俗推行得更加順暢和人性化。
創(chuàng)“妙手”之花。“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是創(chuàng)造,是創(chuàng)新。 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更新工作思維觀念,才能讓移風易俗與時俱進。一是建設一批公益基地。依托文化禮堂建立農(nóng)村家宴中心,使其成為農(nóng)村群眾簡辦婚嫁宴席的集中服務平臺,在當?shù)鼐皡^(qū)設立婚事新辦點,打造公益婚禮基地。二是推出一批婚慶服務項目。鼓勵引導酒店推行簡約婚禮套餐制,鼓勵婚慶公司推出“一站式”婚慶服務,推動簡約婚禮進文化禮堂、婚宴套餐進鄉(xiāng)村活動。三是實施一批殯葬惠民項目。實行“普惠型”殯葬惠民政策,城鄉(xiāng)所有居民死亡后遺體的接運、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等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由政府承擔。實行綠色殯葬獎勵制度,對采取海葬、樹葬等生態(tài)節(jié)地葬的,進行相應的物質獎勵。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祭拜”新模式,在生態(tài)化改造過的墓碑上設置一個二維碼,手機掃碼即可登錄墓主的網(wǎng)上紀念館進行祭奠。
推進移風易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勝。只有牢牢扎緊“本手”之根,心無旁騖地去“俗手”之雜,才能水到渠成地創(chuàng)移風易俗的“妙手”之花。(桐城市血防站 琚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