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專題專欄 >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桐城:用“好人文化”引領道德風尚
時間:2022-10-2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桐城市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助人為樂、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孝老愛親、敬業(yè)奉獻的道德風尚,著力打造“好人桐城”品牌。截至目前,全市涌現(xiàn)出中國好人10人,各級好人、道德模范480多人。
深入挖掘“好人文化”。暢通“立德”渠道,發(fā)動全社會踴躍推薦“身邊好人”。一是立足基層推選。健全常態(tài)化層級選樹好人機制,推薦“鎮(zhèn)街好人”“村(社區(qū))好人”“市直好人”,評選“桐城好人”,把群眾看得見、信得過、學得來的平民英雄推選出來。二是借助媒體發(fā)現(xiàn)。收集媒體報道信息,篩選出符合推選條件、有一定社會影響的好人好事,第一時間、全面客觀地樹立典型形象,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推薦“凡人善舉”。三是引導行業(yè)培育。聯(lián)動組織、宣傳、工會、婦聯(lián)、團委、發(fā)改、衛(wèi)健、教育等部門,開展“最美公務員”“最美組工”“最美勞動者”“最美家庭”“誠信之星”“最美醫(yī)生”“最美教師”“最美保潔員”等評選活動,形成有利于培育各行各業(yè)身邊好人的推薦機制。
大力弘揚“好人文化”。構建“揚德”機制,引導全社會見賢思齊、爭做好人。一是宣傳先進典型。桐城新聞網(wǎng)、桐城文明網(wǎng)開通“榜樣”“身邊好人”“道德建設”專欄,通過訪談、通訊、記錄、新聞等多種形式,對好人好事定期報道。二是做好好人宣講。市文明辦組織開展道德模范評選、市級以上好人推薦、“中國好人”故事報告會等活動,讓“好人文化”融入群眾生活;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成“好人宣講團”,邀請好人在重要節(jié)日和活動節(jié)點進學校、進社區(qū)、進企業(yè)宣講,讓好人與群眾“見面”成常事。三是弘揚好人精神。編寫《家風潤桐城》《德厚龍眠》等書籍,全市自然村、居民小區(qū)有“好人宣傳欄”,公共文化場所有“道德模范展板”,廣場公園有“好人文化長廊”,公交站臺有“身邊好人榜”,主干道有“好人文化示范街”,各級文明單位有“好人墻”,把“好人有人夸、榜樣人人學”的宣傳觸角延伸到大街小巷,讓好人精神時時可見、處處可尋。
切實保障“好人文化”。落實禮遇舉措“耀德”,樹立好人有位、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一是健全機制多獎勵。印發(fā)《關于持續(xù)開展“桐城好人”的通知》《關于組織開展幫扶、慰問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活動的通知》以及評選道德模范通知,從精神鼓勵、物質獎勵、社會保障等方面,給予各級各類道德典范相應待遇和切實幫助。二是動員社會多關愛。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特別是文明單位、愛心企業(yè)禮遇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在各類大型文藝匯演、表彰活動、大型主題活動中主動邀請身邊好人出席,讓好人贏得社會尊重。三是困難對象多幫扶。在政策允許范圍內(nèi),為身邊好人子女入學、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住房安置等優(yōu)先幫扶,在幫扶慰問、志愿服務等工作中優(yōu)先考慮困難身邊好人,讓“好人有難有人幫”成為社會共識。(黃銀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