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理論時評
學習榜樣精神 擔當時代使命
時間:2023-04-1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3月25日晚八時央視播出的《榜樣7》節(jié)目,通過講述王亞平、路生梅、張玉滾等8位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的時代先鋒的先進事跡,生動彰顯了共產(chǎn)黨人身上志存高遠、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與崇高精神。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lǐng)。青年干部當以榜樣為鏡,時刻對表,以榜樣為旗幟,時刻對標,學習榜樣精神,自覺扛起新征程賦予的新使命,用實干描繪新時代的壯美畫卷。
學習榜樣精神,爭做“直掛云帆濟滄?!钡挠赂易穳粽?。當年輕的王亞平看到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向太空時,她心目中便有了自己的榜樣、萌生了自己人生夢想。而后,她經(jīng)過層層選拔,克服重重困難,歷經(jīng)種種考驗,從中國首位“太空教師”,最終成為家喻戶曉的“摘星星的媽媽”。王亞平的先進事跡告訴我們:夢想的力量是無窮的,為實現(xiàn)夢想而不畏艱險、拼搏不止也是必要的,正所謂“心有翼,自飛云宇天際;夢無垠,當征星辰大?!薄P闹杏袎粝?,前進有方向,腳下有力量。青年干部應(yīng)當堅定敢于有夢、勇于追夢的斗志,并將實現(xiàn)個人夢想與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相結(jié)合,做到因夢想而飛、因堅持而行,做新征程上那個心中有夢、身上有光的追夢者。
學習榜樣精神,爭做“愿以此身長報國”的奮力擔當者。1968年,24歲的路生梅響應(yīng)國家號召,從北京來到偏遠小縣——佳縣,那里的縣醫(yī)院建在窯洞里,主食是難以下咽的糠窩頭,雪天出診靠步行……面對如此艱苦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她毅然決然地立下“要為佳縣人民服務(wù)50年”的誓言,甚至在退休后依然選擇留在佳縣免費義診。這一切都是因為國家的召喚、人民的需要,從青絲到白發(fā),她用一生來履行承諾、書寫擔當。心中有責任,肩上有擔當,奮進有韌勁。青年干部應(yīng)當始終做到初心如磐、知責擔責,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發(fā)揚“釘釘子”精神,做到挑得起、挑得穩(wěn)“重擔子”,做新征程上那個沖鋒在前、無堅不摧的擔當者。
學習榜樣精神,做“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竭誠奉獻者?!拔以缸鲆惠喢髟?,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薄氨鈸iL”張玉滾扎根山村從教22年,身為“80后”的他早已兩鬢斑白,與同齡人相比倍顯滄桑,但他說:“當老師是我這輩子做的最快樂最幸福的事”。他用扁擔挑起教具翻山越嶺,更是挑起了山村孩子們的未來。他不僅自己堅守三尺講臺,還帶動在外打工的妻子回山里給學生們做飯,無不彰顯了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在張玉滾的無悔奉獻、傾力幫助下,一批批學生用知識改變了命運,走出了大山。真情獻給事業(yè),真心獻給人民。青年干部應(yīng)當主動將“小我”融入“大我”,以“忘我”的奉獻精神勇于、樂于扎根基層、服務(wù)人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無私奉獻、無悔奮斗,做新征程上那個不計辛勞、無怨無悔的奉獻者。(光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