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專題欄目 > 改作風、辦實事、優(yōu)環(huán)境 桐城在行動
桐城:農技指導到田頭 防治病害奪豐收
時間:2023-04-1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無人機飛防作業(yè)現(xiàn)場。
眼下,長江流域小麥正處于抽穗揚花期,也是小麥赤霉病防治的關鍵時期,桐城市派出農技員和村干部下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對小麥赤霉病進行集中防治,確保防治效果。
4月10日,在桐城市孔城鎮(zhèn)復東村的麥田里,一臺植保無人機正在農技員的指導下,進行小麥赤霉病飛防作業(yè)。提前配制好的藥劑通過噴頭,均勻地噴灑到麥穗上。這一片200多畝小麥,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了防治。該鎮(zhèn)種糧大戶吳桂兵告訴記者,得益于無人機高效的飛防作業(yè),他家的麥田有望在3天內完成小麥赤霉病的防治工作。
小麥赤霉病主要發(fā)病在穗部,赤霉菌侵害以后,麥穗發(fā)紅,俗稱“紅頭病”,后期麥穗由紅變黑。小麥赤霉病發(fā)生以后,可能導致小麥減產達30%至50%,甚至絕收。當天,當?shù)氐霓r技員和村干部也來到麥田,查看小麥苗情和病害,指導農戶根據(jù)小麥的生育期,主動用藥,科學防治小麥赤霉病。
據(jù)了解,桐城市今年種植小麥14萬余畝、油菜16萬余畝。為做好科技指導和服務,桐城市從農林水科技工作者中選派出160多名農技員,和數(shù)百名鎮(zhèn)村干部一起下沉到田間地頭,就油菜菌核病和小麥赤霉病進行防治技術指導。由于防治及時,目前桐城市在田油菜、小麥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復東村今年油菜、小麥種植面積接近3000畝,全部實行了稻油、稻麥輪作,這樣既提高了耕地產量,又增加了大戶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保證了國家糧食安全?!睆蜄|村黨總支書記李必旺說。(余大國 吳春富 崔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