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部門動態(tài)
熏陶桐城文化 賡續(xù)風骨風雅
——東關(guān)小學創(chuàng)新開展黨員教師主題教育活動
時間:2023-05-05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5月4日,東關(guān)小學組織學校39名黨員教師及志愿者代表走進桐城六尺巷、文廟和中國桐城文化博物館,開展黨員教師主題教育活動,讓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之余,接受經(jīng)典文化的熏陶和滋養(yǎng),深化黨員干部思想內(nèi)涵,提升黨員教師的文化修養(yǎng),提升學校文化內(nèi)涵。
在六尺巷,黨員教師們觸摸著歷史深厚的古樸灰墻,重溫六尺巷的歷史故事,進一步感受桐城文化的深厚積淀。大家紛紛表示,和是一種文化積淀,更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傲呦铩弊鳛橐粋€文化的新載體,其典故所包含的謙和禮讓精神,實際上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它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禮讓精神上。
跟著講解員,老師們走進桐城文廟和中國桐城文化博物館。東關(guān)小學黨支部書記葉輕風在姚鼐《登泰山記》的雕塑作品前,通過回顧姚鼐《登泰山記》作品的緣起、蘊涵及背后的力量等文史知識,用幽默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詮釋何為“師德”、何為“師風”,讓教師們深切地感受到教師職業(yè)的光輝和師德師風建設(shè)中蘊含的教育智慧。葉輕風說:桐城文化是風雅的文化,同時,桐城文化也是有風骨的文化?!澳茏粤⒄?,必有骨也?!弊x桐城先賢著作,閱桐城地方文獻,睹桐城文物精華,一頁頁、一件件,其儒雅中無不透出一股弘毅之氣。桐城派學者遠非坐享書齋的學者,他們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無論是方苞還是曾國藩、吳汝綸,都有著對現(xiàn)實的深入探索和踐行。不攀不援,不茍不且,憑本事立身立世,是桐城的每一個讀書人,從起點上就要塑造的人格。他希望每位教師要牢記“立德樹人”的歷史使命,不斷加強自我修煉,規(guī)范言行,切實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不忘初心,爭做“四有”教師。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東關(guān)小學全體教師表示會以此次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努力做到愛崗敬業(yè)、嚴謹治學、關(guān)愛學生,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身于教育工作,為東關(guān)小學的發(fā)展譜寫新的篇章。(劉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