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暖民心 見行動
龍眠街道:“四色課堂”有滋有味 老有所學“有樂有為”
時間:2023-07-26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退休之后回到家鄉(xiāng)雙溪,沒想到能在老年學校學到種茶、制茶技術和茶藝方面的知識。你看,我承包的這片茶園長勢如何?”日前,在龍眠街道老年學校舉辦的學員交流會上,63歲的項玲拿出一沓照片,向大家展示茶園美景和退休后的“莊園主”生活。
自“十大暖民心行動”開展以來,如項玲一樣退而不休、老有所學的老年人,在龍眠街道屢見不鮮。為扎實開展好“老有所學”暖民心行動,針對轄區(qū)老年教育需求,龍眠街道充分整合資源,創(chuàng)新教育載體,拓寬辦學渠道,豐富學習內容,著力打造銀色、紅色、綠色、金色“四色課堂”,有效提升老年教育的針對性、吸引力和實效性。
圖為龍眠街道老年學校2023春季學期舞蹈班學員匯報演出現(xiàn)場。
聚焦群眾需求,打造“銀色課堂”。該街道完善老年教育供需對接機制,緊貼老年群眾需求,開設相關課程。“我們從老年人的需求出發(fā),就近提供‘點單式服務’。老人們最想上什么課,就開什么課?!饼埫呓值览夏陮W校負責人姚小武介紹道。截至目前,該街道老年學校和15個教學點每年分春季、秋季兩個學期招生開班,由特聘的專業(yè)老師負責教學,開設國畫、書法、舞蹈、旗袍秀、電腦、國學素養(yǎng)及健康養(yǎng)生等10余個課程;根據每學期老年學員報名時填報的“興趣愛好”,適時開設茶文化、茶藝等新課程,使教學內容更符合老年人的“口味”,擴大“老有所學”的覆蓋面。
聚焦思想政治,打造“紅色課堂”。該街道老年學校及教學點自開班以來,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黨性教育作為必修課、重點課,貫穿老年學校辦學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將每月第一個星期二確定為“政治理論學習日”,通過黨組織書記上黨課、黨員志愿者宣講團、銀發(fā)專家進學校進村居等方式,集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讓紅色主題教育更具廣度、深度和高度,將老年學校(教學點)建成紅色教育的重要陣地。目前,該街道老年學校及教學點共開展“紅色主題”宣講活動20余場次,學員達400余人次。
圖為龍眠街道老年學校學員在茶園學習采茶技術。
聚焦學用相長,打造“綠色課堂”。五月枇杷一樹金,觀賞采摘正當時。日歷翻到5月26日,在鳳形村勝鏡組三面環(huán)水的枇杷園里,龍眠街道老年學校繪畫班學員在老師朱文英的帶領下,觀實景實物,學繪畫技巧。學員們邊聆聽、邊動手,學中畫、畫中學,繪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寫生畫作?!敖M織老年學員外出寫生,幫助老年學員在大自然中尋得創(chuàng)作靈感,在創(chuàng)作中提升繪畫技巧。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值得點贊?!崩夏陮W員們對這種“很接地氣”的教學方式贊賞有加。
聚焦“二次創(chuàng)業(yè)”,打造“金色課堂”。該街道四個山區(qū)村是桐城小花茶的主產區(qū)之一,當地老年群眾多為“務茶老把式”,對提升茶產業(yè)念茲在茲。龍眠街道老年學校因地制宜開設茶文化等特色課程,利用本地茶文化資源,組織老年學員學習種茶、采茶、制茶技術以及茶藝等,讓老年學員通過勞動、體驗和交流,了解桐城茶文化,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圍繞鄉(xiāng)村產業(yè)振興、幫助群眾興茶增收,針對低齡老年群體開發(fā)茶科技、電商營銷等培訓課程,組織學員實地觀摩、現(xiàn)場交流,拓寬茶產業(yè)發(fā)展思路,幫助他們實現(xiàn)“二次創(chuàng)業(yè)”夢,讓老年學校成為老年群體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的舞臺。(龍小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