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
呂亭中心小學:讓路于民 傳承“六尺巷”精神
時間:2023-08-0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六尺巷故事”在桐廣為流傳,“禮讓和諧” 的六尺巷精神更是歷久彌新,激勵著后人大度做人、禮讓處世。古有桐城先賢“讓三尺”,今有呂亭教育集團校呂亭中心小學讓路20米,為群眾解決“出行難”,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六尺巷”精神。
呂亭中心小學大門前就是車水馬龍的206國道,每天上學、放學時段,500多名師生出入校園,再加上接送學生的家長,停車難、出行難接踵而至,人車混雜還滋生交通安全隱患。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該校規(guī)劃“后移學校大門”,經(jīng)市教育局同意,該校于去年暑假實施這項改造工程,將大門向校內(nèi)后移18米,新建大門樓,學校門前騰出一大塊場地,方便了接送學生的家長。
該校大門南側(cè)有一條狹窄的巷道,供學校后面的村民出行,車輛無法通行,當?shù)卮迕耦H感不便。校門后移工程施工期間,村民跟校方協(xié)商“能不能讓一條路出來,方便大家出行”。校方向市教育局匯報并獲同意,鎮(zhèn)、村、村民、學校、建筑施工單位隨后多次協(xié)調(diào),最終在校門北側(cè)讓出兩米,建成水泥路,車輛可通行。
去年秋季開學后,當?shù)卮迕裼忠淮握覍W校商量:新建道路旁還有一根電線桿,能不能遷掉?該??紤]到電線桿確實有礙車輛通行,于是對接供電部門,協(xié)商解決電線桿遷移問題。今年初,這件方便村民出行的大事徹底圓滿解決到位,群眾紛紛點贊。在呂亭中心小學大門南邊開理發(fā)店的王姐說出了當?shù)卮迕竦男穆暎骸皡瓮ぶ行男W真為群眾做了一件大好事,不光大門往后移了,方便家長接送孩子,關(guān)鍵是讓出了兩米寬的路,讓原來僅容一人通過的巷道變寬了,車子能開回家了!”
你謙讓、我禮讓,讓出新時代的“六尺巷”。如今,呂亭中心小學“讓路于民”的故事,已是該校教導學生們力行“謙和禮讓”的生動教材。(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