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
大關鎮(zhèn)麻山村:融匯“情理法” 疏導解“心結”
時間:2023-08-1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今年以來,大關鎮(zhèn)麻山村靈活運用“六尺巷調解工作法”
,成功調解“山權歸屬”“鄰里口角”“宅基地權屬”等村民之間的糾紛6起
,有效維護了一方安寧。
近年來
,該村兩委干部和人民調解隊伍會用善用“六尺巷調解工作法”
,把“事后介入”變?yōu)椤笆虑胺婪痘蚴轮姓{解”,“情理法”交融
,疏導解“心結”
,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信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
、解決在村組
,持續(xù)保持一方社會大局和諧穩(wěn)定。
情感溝通找癥結
。農村是個熟人社會
,群眾往往重感情、講面子
,有時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招呼
、一個微笑
,就能化解小矛盾。該村兩委干部在接待群眾時
,時刻做到“五心”
,即熱心接待、耐心傾聽
、專心記錄
、細心解釋、盡心疏導
,通過心與心的交流和溝通
,拉近心靈距離,真正了解當事人的真實想法和矛盾實質
,從問題癥結處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
主動出擊明道理。村兩委干部在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時,心態(tài)冷靜
,積極對待群
,主動同反映訴求的群眾聯(lián)系,了解他們真實意圖
。群眾提出的合理訴求
,立即辦復;群眾提出的不合理訴求
,堅決不回避
、不推諉,現(xiàn)場把問題說清楚
、把道理擺明白
,化解群眾心結。今年2月
,村民孫某因對山林承包租金分配方案有意見引起矛盾
,村干部主動多次上門做其思想工作,孫某明白道理后
,承認自己誤解了相關政策
,此起矛盾成功化解。
政策解讀除誤會
。群眾反映的部分問題
,源于對相關政策理解不透。遇到這種情況
,村兩委干部耐下心來
,把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逐字逐句地解釋給當事人聽,讓他們真正理解其內涵
,同時就雙方或多方爭論的焦點
,對照政策,明辨是非
,果斷而不專斷
,絕不“和稀泥”,直到當事人學懂弄通為止
。
換位思考止紛爭
。在運用“六尺巷調解工作法”過程中,村兩委干部
、調解員
、“五老”人員針對當事人的“怨懟”,引導他們互換“角色”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啟發(fā)當事人彰顯“讓他三尺又何妨”的胸襟
,促成互諒互讓、事了人和
。今年5月
,因改廁管道鋪設問題,兩戶村民發(fā)生矛盾
,村干部實地看現(xiàn)場
,讓他們換位思考,各有所悟
。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