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桐城:大地鋪展豐收景 國產智能農機唱“主角”
時間:2024-09-25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種糧大戶田間觀摩,現場感受國產新型農機的魅力。
眼下,桐城市60多萬畝水稻已進入收割季,稻谷沉甸甸,大地黃燦燦,收割機奔騰在金黃色的水稻田間,到處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國產化、智能化農機具大顯身手,為保障水稻豐產豐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9月25日,在雙港鎮(zhèn)南河村紅日農作物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當地30多位種糧大戶參觀已經成熟的水稻。這一片500多畝水稻田,早在今年5月份,由國產農機——江淮種肥同播機完成作業(yè)。通過察看水稻長勢,現場收割測重等,裝配有北斗導航系統(tǒng)的江淮種肥同播機比傳統(tǒng)撒播增產10%左右。
使用種肥同播機后,水稻扎根深,抗倒伏,施肥精量,省肥料。 種糧大戶通過田間觀摩,現場感受國產新型農機的魅力。
除了各類播種機,在今年的水稻收割季,桐城市計劃投入各類農機具 4萬余臺(套),其中聯(lián)合收割機840多臺,大中型拖拉機1600多臺,烘干機350多組,播種機360臺。這些農機中,國產化、智能化農機具超過80%。
圖為國產新型農機助力水稻豐產豐收。
“通過這次測產,畝產超過1500斤,在今年持續(xù)的高溫下,能有這樣的產量非常不錯。現在,國產農機具真好,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種植模式,是我們農民增收的‘法寶’”。觀摩活動現場,雙港鎮(zhèn)南河村種糧大戶葉偉由衷地感嘆道。
國產智能農機具的廣泛應用不僅提高了收割效率,還提升了作業(yè)質量,為農民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和成本。大地金黃,農機歡暢。在這個豐收的季節(jié),國產智能農機成為田間地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余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