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擔(dān)當(dāng)彰顯“一心為民”初心使命。
至孝無聲 ,十年如一日照護臥床婆婆
梁慧的公公多年前因病離世
,10年前婆婆因突發(fā)腦溢血落下后遺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
,梁慧沒有絲毫退縮。她毅然承擔(dān)起照料婆婆的重任
,用日復(fù)一日的細心
、貼心,為老人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
。
每天清晨五點
,梁慧便輕手輕腳起床,先為婆婆準(zhǔn)備好溫水和毛巾
,再輕輕扶起老人
,幫她穿衣、洗漱
。婆婆吞咽困難
,她便精心熬制軟糯的米粥,一勺勺喂到老人嘴邊
。天氣轉(zhuǎn)涼時
,她提前備好暖水袋,將老人的被褥烘得暖意融融
。每逢晴好天氣
,梁慧總會攙扶婆婆到院子里曬太陽。她特意購置了一把帶扶手的藤椅
,讓老人坐得安穩(wěn)舒適
。陽光灑在婆婆銀白的發(fā)梢
,梁慧一邊為老人梳頭,一邊講述村里的新鮮事
。這一幕
,成了鄰里眼中最動人的風(fēng)景。婆婆逢人便說:“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就是有個比親閨女還親的兒媳
!”
傳承孝道,以言傳身教培育優(yōu)良家風(fēng)
梁慧深知
,孝老愛親不僅是責(zé)任
,更是一種家風(fēng)傳承。她以身作則
,將“孝”與“愛”的種子播撒在子女心中
。
在她的兩個孩子眼中,母親是“最忙碌卻最溫柔的人”
。即便公務(wù)繁忙,梁慧從未忽視對子女的教育
。她常對孩子們說:“孝順不是掛在嘴邊的話
,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绷夯叟畠簠⒓痈呖贾暗囊欢螘r間
,婆婆病情加重,梁慧白天奔波于醫(yī)院和單位
,深夜回家后仍堅持陪伴女兒
。女兒心疼母親勞累,她卻笑道:“照顧奶奶和陪你學(xué)習(xí)
,都是媽媽最幸福的事
。”
在梁慧的言傳身教下
,她的兩個孩子從小便懂得友善待人
、樂于助人。她用行動證明:孝順父母
,是代代相傳的精神紐帶
。
大愛助老,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
梁慧的孝老愛親不僅限于家庭
,更延伸至整個童莊村
。她將心比心,把全村孤寡老人當(dāng)作自己的親人
,時常送上暖心關(guān)愛
。
該村扁沖組五保戶曹芳俊
、程玉英夫婦年逾八旬,生活艱難
。梁慧主動結(jié)對幫扶
,每周上門打掃衛(wèi)生、代購生活物資
。老人突發(fā)疾病時
,她連夜開車送醫(yī),并墊付醫(yī)藥費
。程玉英含淚說道:“梁書記就是我們的依靠
!”
梁慧還牽頭成立童莊村“敬老互助隊”,組織志愿者為獨居
、留守老人提供送餐
、理發(fā)等服務(wù)。她帶頭捐款
,充實村里的“急難救助基金”
,已幫助20余戶困難家庭渡過難關(guān)。許多村民感慨:“梁書記的熱心腸
,像冬日里的太陽
,暖和人心!”面對群眾的贊譽
,梁慧總是謙遜地說:“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
梁慧的故事在當(dāng)?shù)貜V為傳頌
,激勵著更多人加入愛老助老的隊伍
。如今的童莊村,敬老愛幼蔚然成風(fēng)
,鄰里互助成為常態(tài)
。梁慧用行動證明:孝老愛親,不僅是對血脈親情的守護
,更是提升社會文明
、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石。 (夏江南 魏國慶 畢歡)
編輯:占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