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專題專欄 >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榜樣】葉鑫:傳承禮讓美德 弘揚時代新風
時間:2025-03-13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葉鑫(前一)正在六尺巷為廣大游客提供志愿講解服務。
在桐城六尺巷的青磚黛瓦間,總能看到一位身著志愿者馬甲的講解員,用溫和親切的口吻講述著“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的禮讓佳話。作為桐城市博物館館長,葉鑫25年如一日,堅持志愿講解服務,以“古巷新說”的方式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光彩。近日,他被推選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候選人。
每逢節(jié)假日,這位館長講解員總會準時出現(xiàn)在六尺巷,穿上紅馬甲,整理麥克風,等待前來參觀的游客。他的講解細致生動,將桐城歷史文化知識傳遞給大眾,讓更多人走近桐城文化、愛上桐城文化。參加工作以來,葉鑫多次圓滿完成重大接待講解任務,接待中央、省、市領導80余人次,為游客提供公益性講解700余場次。
“我們今天非常幸運地遇到了葉館長,他為我們非常詳細和專業(yè)地介紹了安徽歷史文化名城——桐城,也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中華文化傳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參觀結束后,淮南游客趙剛對葉鑫的講解連連稱贊。
每天來桐城六尺巷和博物館參觀的游客很多,為滿足游客的參觀需求,葉鑫積極組織培訓志愿講解員隊伍,讓原本就任務繁多的他更加忙碌。葉鑫說:“有時候每天連續(xù)講解五六場,中間連水也喝不上,確實很辛苦,但是講解時看到游客都聽得津津有味,都在點贊桐城文化,我感覺我的付出值了,我也有獲得感,也樂在其中。”
圖為葉鑫(左一)正在培訓講解員。
在葉鑫的推動下,桐城市博物館成立專業(yè)志愿服務隊,培育出的志愿講解員們累計為游客提供公益性講解700余場次。特別是自2024年10月下旬至今,這支志愿服務隊開展的六尺巷片區(qū)公益講解服務達到100余場次。
桐城市博物館講解員徐微說:“葉館長平時非常注重對我們講解工作業(yè)務的培訓,通過實地考察、業(yè)務學習的方式,讓我們對桐城文化的興趣更加濃厚,所以在日常的志愿講解過程中,我們能夠自如運用這些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儒家文化和桐城文化?!?/p>
25年間,葉鑫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積極調(diào)查六尺巷片區(qū)文化遺產(chǎn),參與六尺巷片區(qū)保護規(guī)劃編制,撰寫六尺巷申報省級文保單位的文本,參與六尺巷片區(qū)吳府張府展陳工作,加大文物保護力度,作“六尺巷與張英家風”專題輔導20余場,推動六尺巷典故發(fā)揮現(xiàn)實教育意義。葉鑫還接受媒體訪談和單位調(diào)研100余次,自覺承擔起傳播桐城文化的使命,擔當桐城文化的“解說者”、“推薦官”,提升桐城文化的知名度、美譽度。
葉鑫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常態(tài)化參與志愿服務,弘揚雷鋒精神,傳承桐城文化,宣傳六尺巷禮讓家風,讓雷鋒精神在歷史與現(xiàn)代的交融中煥發(fā)新光彩。組織送展覽到學校、進社區(qū),在博物館和六尺巷為觀眾提供導覽咨詢、文明引導等暖心服務。同時志愿給觀眾講解,用專業(yè)知識拉近觀眾與歷史的距離,讓博物館成為傳遞城市文明的暖心窗口。”
從青石小巷到志愿課堂,從歷史深處到時代前沿,葉鑫用堅守詮釋文化傳承者的擔當,用創(chuàng)新譜寫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篇章。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雷鋒精神的璀璨光芒。 (徐鑫鑫 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