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wǎng) >
> 專題 > 專題欄目 > 平安建設在桐城
桐城市教育局:開展“沉浸式”體驗教育 筑牢校園防災減災防線
時間:2025-05-13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現(xiàn)場
。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桐城市教育系統(tǒng)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為主題
,通過“教育+實踐+排查”三位一體模式,推動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切實提升師生應急避險能力
,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創(chuàng)新宣講形式
,讓安全教育“活”起來
。全市各校(園)圍繞“強化安全意識,共筑平安校園”活動目標
,創(chuàng)新宣講形式
,推動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向縱深發(fā)展?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皹欠繐u動不要慌,一不跳樓二不扒窗……”在高橋中心小學的音樂教室里
,以快板形式呈現(xiàn)的防震減災小歌謠寓教于樂
,該校還組織師生開展“安全標語設計大賽”、繪制防震減災創(chuàng)意手抄報等活動
,將安全教育融入語文
、美術等學科教學,打破安全教育學科壁壘;市實驗小學則以科技賦能教學
,組織高年級學生走進桐城市地震科普館
,近距離探索地震奧秘,學習應急避險技能
。

圖為消防安全實戰(zhàn)演練現(xiàn)場。
強化實戰(zhàn)演練
,讓應急能力“強”起來
。“5·12”前后
,市教育系統(tǒng)堅持“演練即實戰(zhàn)”原則
,構建多場景應急演練體系。5月12日
,全市110余所中小學校、幼兒園相繼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檢驗預案可行性,針對演練中發(fā)現(xiàn)的“疏散路線堵塞”“特殊學生幫扶不到位”等問題
,立知立改
;同安小學、嬉子湖中心幼兒園等學校聚焦場地有限
、走廊寬度相對不足等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展專項演練
,不斷更新應急預案,優(yōu)化疏散路線
;桐城二中
、青草中心小學成立“應急小先鋒”隊伍,選拔高年級學生骨干組建校園安全志愿者團隊
,培訓后負責協(xié)助老師開展班級應急演練,形成“師生共管”長效機制
。
深化隱患排查
,讓風險防控“細”起來。全市各校(園)以“全覆蓋
、零容忍”為原則
,深入教學樓、食堂
、宿舍等重點區(qū)域
,針對消防設施、水電安全、校舍建筑等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網(wǎng)格化排查
,建立“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安全隱患排查臺賬
,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織密校園安全網(wǎng)
。大關教育集團校、天城中學以此次隱患排查為契機
,持續(xù)完善風險防控體系
,建立“回頭看”機制,對前期排查的隱患點進行復查
,確保風險隱患動態(tài)清零
;市實驗中學、呂亭初中
、大關中心幼兒園等校利用“安全教育平臺”APP
、家校聯(lián)系群、微信公眾號推送科普短視頻
、家庭防震減災要點等內(nèi)容,以“小手牽大手”帶動家庭開展身邊隱患排查
。截至目前
,活動已累計吸引4.5萬名家長參與,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學生
,帶動一個家庭”的輻射效應
,形成了“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良好社會氛圍
。
“防災減災不是階段性任務
,而是常態(tài)化課題。一直以來
,我市以‘平安校園’創(chuàng)建為抓手
,持續(xù)推動防災減災教育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轉(zhuǎn)變
,全力護航師生生命安全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王金姑 何立春)
編輯:孫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