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胡其(左)和母親、妻子一起聊天。
在金神鎮(zhèn)許咀村,提起胡其的名字,村民們無不交口稱贊
。這位年過七旬的普通農民
,用十五年如一日的堅守,全心全意照顧患病的母親和妻子
,以平凡之舉詮釋著親情的深刻內涵
。
胡其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兩歲喪父的經歷讓他更懂得親情的珍貴
。15年前
,當年84歲的母親突發(fā)腦梗,胡其得知消息后
,第一時間趕回家中
,將母親送醫(yī)救治。在他的悉心照料下
,母親順利康復出院
。然而,5年后
,母親病情復發(fā)
,胡其再次頂住壓力堅持治療。如今
,百歲高齡的母親仍能下地活動
,這背后是胡其日復一日的喂藥、按摩和陪伴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八B(yǎng)我小,我養(yǎng)她老
,這是本分
。”胡其話語樸實
,卻擲地有聲
。
2020年,命運再次降臨考驗——胡其的老伴突發(fā)腦中風
,住進醫(yī)院
。住院期間,老伴只要身體稍有動作就會嘔吐不止
。胡其始終不離不棄
,獨自承擔起照顧老伴的重任
。他每天徹夜守護,為妻子清理嘔吐物
、擦洗身體
,想盡一切辦法配合醫(yī)生治療。為增加老伴的營養(yǎng)
,他購買各種補品
。老伴出院后,雖然保住了性命
,但留下了半身不遂
、語言功能受損的后遺癥,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胡其不愿拖累子女
,毅然扛起照顧老伴的重擔。他制定嚴密的護理計劃:每天三次康復訓練
、定時翻身擦洗
、精心調配飲食。5年過去了
,妻子雖行動不便
,身上卻從未生過褥瘡,精神狀態(tài)日益好轉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袄习榕懔宋野胼呑樱F(xiàn)在換我陪她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焙湔f這話時,手里正熟練地幫妻子按摩腿部
。
身為人父
,胡其用無私的父愛呵護著子女的成長。他從不粗暴教育孩子
,而是以細心和正面的方式教導他們,并用樂觀的心態(tài)影響他們
。他嚴于律己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讓子女懂得了責任和擔當
,以及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初心。在他的言傳身教下
,孩子們個個懂事孝順
,先后考上大學
、成家立業(yè)。
在照顧兩位病人的間隙
,胡其還耕種菜園
、飼養(yǎng)家禽,前不久還收獲400多斤菜籽油
。村黨總支委員占鳳鳴感嘆:“他就像永不停歇的陀螺
,卻從無怨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
。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傳承
。"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胡其用十五年光陰寫下關于親情的長詩
。他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jié)
,有的只是晨昏間的喂藥、風雨中的攙扶
、深夜里的守護
。這份堅守不僅溫暖了一個家庭,更點亮了傳統(tǒng)美德的精神燈塔
,照亮了鄉(xiāng)風文明之路
。 ( 汪志娟 廖永紅 劉杰)
編輯:王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