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塑城:筑牢文明根基 ,城鄉(xiāng)煥發(fā)新顏
“老城區(qū)見底蘊,新城區(qū)享便捷”
,這是如今桐城給人的直觀印象
。這一變化,源于桐城對文化傳承與民生改善的雙重深耕
。
在歷史文化保護上
,累計爭取上級專項資金1093萬元,用于
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規(guī)劃編制
、街區(qū)保護管理機制研究
、歷史建筑的測繪、建檔及保護修繕等方面工作
,2025年計劃投入3.74億元組織實施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提升項目
。與此同時,民生工程同步發(fā)力:2018年以來
,投入4.5億元改造186個老舊小區(qū)
,惠及15762戶居民;投入924.6萬元完成6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qū)“四清一亮”改造
,100余條背街小巷舊貌換新顏
,11個菜市場提檔升級
,24個便民攤群點讓生活更便利。2021年合安高鐵通車
,更讓城市“動脈”愈發(fā)暢通
。
公共服務設施同樣亮點紛呈:安徽·中國桐城文化博物館、新體育館等文化地標拔地而起
,15個鎮(zhèn)(街道)和226個村(社區(qū))的為民服務中心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xiàn)標準化提升
。24個公共停車場、36座城市公廁
、1000余座小區(qū)充電樁,以及23條主干道“白改黑”
、3200個機動車泊位
、1萬余米非機動車停車線,70個城鄉(xiāng)公交候車臺
,讓“便利”成為市民生活的日常
。
文明創(chuàng)建絕非“獨角戲”。桐城構建“黨政齊抓
、部門聯(lián)動
、條塊結合、以城帶鄉(xiāng)”工作體系
,完善“全域覆蓋
、全民參與、全程管理”的工作機制
,23個城市片區(qū)由市級領導包干督導
,342個基層網(wǎng)格協(xié)同推進。如今
,全市省級以上文明村鎮(zhèn)達9個
、縣級以上文明村鎮(zhèn)創(chuàng)建率86%,14個省級以上文明單位
、5所省級文明校園
、1戶省級文明家庭熠熠生輝,形成“人人創(chuàng)文明
,人人享成果”的生動格局
。
以文鑄魂:選樹身邊好人,涵養(yǎng)道德風尚
“好人就在身邊”
,是桐城街頭巷尾常聽見的感嘆
。這座城市深諳“崇德向善”的力量,通過制度化選樹
、立體化宣傳
、暖心化禮遇
,讓“好人精神”成為文明底色。
在“好人”選樹上
,桐城實行“季度評
、三級推”機制,組建“1+2+4”動態(tài)評委組(文明辦固定參與
,每季度隨機抽取2名鎮(zhèn)街代表
、4名市直單位代表),確保公平公正
。截至目前
,桐城已評選出“中國好人”11名、“安徽好人”30名
、“安慶好人”269名
、“桐城好人”370名,一個個先進典型成為城市的精神標桿
。
為讓好人事跡廣為人知
,桐城在電視、網(wǎng)站開設“好人風采”等專欄
,公交站臺
、公園廣場等點位設置公益廣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
、站)陳列“好人榜”
、專題展覽,還編制《家風潤桐城》讀物
,組建“榜樣宣講團”進校園
、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
、進企業(yè)等
。“中國好人”江勝霞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梁軼飛當選安徽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397張“桐城市先進典型禮遇卡”讓好人“有面子更有里子”,春節(jié)慰問
、健康體檢等禮遇舉措
,讓“敬重好人、關愛好人”蔚然成風
。
以文促行:文明實踐落地,服務溫暖民心
“在家門口就能看黃梅戲,還能學書法,這樣的活動太貼心
!”龍騰街道興元社區(qū)居民的點贊
,道出了桐城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溫度。
桐城構建覆蓋市
、鎮(zhèn)
、村的文明實踐矩陣,15個鎮(zhèn)(街道)
、1個開發(fā)園區(qū)
、226個村(社區(qū))實踐所(站)功能完備,理論宣講
、健身活動
、文化服務等功能室一應俱全。12.76萬名注冊志愿者組成532支服務隊
,全年開展活動超1000場:“我們的節(jié)日”主題活動浸潤人心
,“黃梅戲下鄉(xiāng)”“非遺傳承”“文明集市”等富有桐城特色的文化活動直達群眾家門口。其中
,“六尺巷故事”志愿講解項目不僅獲評2024年度省級“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更入選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
。
以文潤心:新風融入生活,文明蔚然成風
“現(xiàn)在辦婚事不攀比了,鄰里關系更和睦
!”這是桐城移風易俗帶來的新變化
。這座城市以文化為載體,讓新風尚
、新理念走進千家萬戶
。
在移風易俗中,桐城既樹典型又創(chuàng)作品
,評選出18名先進個人
、11個先進集體;創(chuàng)排黃梅小戲《喜宴》《辭宴》
、門歌《移風易俗樹新風》等10余部作品
,用百姓故事詮釋文明理念?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翱h鄉(xiāng)長說唱移風易俗”“集體婚禮”等活動
,讓“婚事新辦、孝老愛親
、勤儉持家”成為社會共識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同樣潤物無聲:3000余處公益廣告遍布城鄉(xiāng),文昌廣場打造成“信用桐城”主題廣場
,“文明街訪”“創(chuàng)建問卷調(diào)查”讓市民成為文明創(chuàng)建的主角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兑粭l六尺巷 精神永流傳——桐城市“六尺寬巷、善行綿長”系列網(wǎng)絡宣傳推動禮讓文化融合發(fā)展》入選2025年全國網(wǎng)絡文明建設優(yōu)秀案例
,讓“禮讓”精神跨越地域
、廣為傳播。
如今的桐城
,正以文化為帆
、以文明為槳,在精神文明建設的航程上繼續(xù)前行
。未來
,這座城市將持續(xù)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實踐
、文明創(chuàng)建
,讓崇德向善的新風尚吹遍城鄉(xiāng),讓“文都”名片愈發(fā)閃亮
。 (李晶晶 褚福正)
編輯:王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