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時節(jié),大關鎮(zhèn)牧牛智慧農莊的葡萄園里,“陽光玫瑰”葡萄綴滿藤蔓
,晶瑩剔透,果香四溢
。這片28畝的種植基地
,不見傳統水渠,地下智能滴灌管線正悄然滋養(yǎng)著作物 —— 這是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者楊四取用 “智慧農業(yè)” 書寫的致富答卷
。
2017年
,楊四取流轉土地創(chuàng)辦農莊,特邀浙江葡萄專家駐場三年
,從品種選優(yōu)到田間管理
,系統學習精細化種植技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皩<医痰牟粌H是技術
,更是用科技種地的思維
。” 他說
。
如今
,農莊的智能水肥一體系統成了“好幫手”,“通過水肥一體化澆灌
、施肥
,可以節(jié)省很多的人力物力,減少勞動成本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睏钏娜〗榻B道。按動開關,28畝地2小時完成灌溉施肥,較傳統方式省水省肥40%以上,效率大幅提升。品種上 ,楊四取引進夏黑、陽光玫瑰
、甬優(yōu)一號
,形成“早中晚”熟搭配,從6月到9月持續(xù)供應市場
。

圖為大關鎮(zhèn)牧牛智慧農莊里的葡萄綴滿藤蔓
。
農莊還帶富了鄉(xiāng)鄰。楊四取說:“我們的果園每年增收三十多萬元
,帶動周邊群眾務工20人左右
,每人每年有7000元左右的收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搞農業(yè)得跟著新科技走
。” 楊四取每年參加科技培訓
,從 “門外漢” 變 “葡萄專家”
。“我計劃在原有的基礎上
,再增加一些水果
,包括櫻桃、黃桃
、西瓜
、草莓等,周邊再增加一些垂釣
、養(yǎng)殖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彼虼蠹医榻B著農莊未來的發(fā)展規(guī)劃。
如今
,這28畝“試驗田”已成周邊特色種植樣板
,正讓特色果香飄向更遠地方,支撐起鄉(xiāng)村振興的“甜蜜未來”
。(孫炳龍 周佳蘭 方麗娟)
編輯:王開英